急诊学科

发布时间:2022-6-24 浏览次数:896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急诊科始建于1990年,2016年正式成为院级重点学科,并与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学科开展两院学科联合建设。现学科按急诊门诊(南北院区)、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治疗室、急诊ICU 等不同层次的工作需要分成6个工作区域,总床位23张,为北京中医医院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及急诊基地的联合建设科室,是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理事单位及副会长成员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临床重点专科,120急救中心及999急救中心的合作科室。

本学科现有各级医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5名,全国中医药应急先进个人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人。 急诊学科经过多年的急诊临床实践,已经形成一支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的学术梯队。

    本学科以脓毒症/MODS的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攻方向,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重症感染)、外感热病(发热)理论及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研究为着力点,承担相关课题5,科研经费达50余万元。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学科重视发展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救治的临床能力,确定了风温肺热病(肺部感染)”“眩晕病(眩晕)”“心衰病(心力衰竭)”为重点的病种,制定院内诊疗规范。

教学方面,本学科承担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医联体医师进修培训工作。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举办学术会议10余次,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个。并于2016年成立急诊教研室。形成了以临床作为主体,教学、科研作为两翼的良好发展模式。 

 

    学术带头人

 

刘清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学士学历。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院长、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等职务。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临床疑难杂症等的中西医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教学方面,主编或参与编写新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专著12部主编。科研方面:先后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等,科研经费达1600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篇,获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获得全国中医药应急先进个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

 

 

学科带头人

郭玉红,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湖南大学,硕士学位,200810月至201110月作为全国第4批老中医师承学生跟随黄丽娟教授师承学习,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跟师考核通过。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急诊科主任,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秘书、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秘书、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市中医应急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危重症。发表40余篇论文,参与编写著作6部,主编著作2部,作为骨干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

 

后备学科带头人

肖阳春,男,主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学士,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青年委员,拥有急诊内科10余年工作经验,较为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心衰及其他常见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参与研究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上一篇: 疮疡学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