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培文名医传承工作站顺义分站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吕培文名医传承工作站顺义分站成立于2018年,工作室指导老师为吕培文教授。
吕培文教授,1945年生人,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从名老中医房芝萱、王玉章教授。北京市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授予终身荣誉奖。当代燕京外科流派传承人。她对治疗周围血管病,乳腺疾病,疗毒恶疮,肿瘤手术后康复,胆囊炎,胆结石等多种外科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很深的造诣,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吕培文教授秉承名老中医房芝萱、王玉章的学术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点。她总结出疮疡、肿疡半阴半阳症的辨证及内外治法的特点,并在周围血管病活血化瘀的基础上,灵活地调整温通与清热的关系,补气与补血的关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显著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吕培文教授将糖尿病足分为三期五型,并分期分型的归纳了致病特点、制定了诊疗方案,使得糖尿病足的治疗更加精准,疗效显著。吕老热爱着自己的中医事业,她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临床上的丰富经验,不断总结、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舒脉煎剂、回阳生肌外治法、益肾温脉胶囊、朱红膏等多种内服外用的中药制剂进行试验研究,并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及市级的各种奖项。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吕培文名医传承工作站顺义分站团队目前为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博士学历2人。分室站负责人为丁毅主任医师,是吕培文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团队成员每周到北京中医医院向吕培文教授跟师学习,并不定期邀请吕老及其学术继承人到分室站进行学术讲座和教学查房,针对科室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和讨论,并亲传自己的学术经验。分室站团队充分利用总站的资源优势,提升我院疮疡血管外科的临床诊疗水平及学术水平,为周边百姓提供优质的中医药临床服务。
在吕老的指导下,疮疡血管外科制定了脱疽、糖尿病足、丹毒、青蛇毒、臁疮5个病种为中医优势病种,并均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科室开展中药化腐清创、中药清消敷贴、药捻引流法、垫棉法、飞针放血、中药塌渍6项中医特色外治法。突出了中医治疗疮疡及周围血管病的优势。
科室目前开展中医特色疗法
蚕食换药技术
蚕食换药技术是指应用中医中药清除疮面坏死组织,从而达到化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这种以由深至浅、由外向内、由大到小的伤口愈合方法,称为蚕食换药技术,就像蚕食桑叶。现代医学称之为中医化腐清创术。
在整体及局部辨证的基础上,以化腐生肌、托腐生肌、祛瘀生肌、敛疮生肌、养血生肌、回阳生肌等法则为理论基础,结合红纱条、回阳生肌膏等传统外用制剂,配合传统蚕食清疮手法,在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臁疮、皮肤痈疽等疾病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顺义区及北京各区县患者的一致好评。
适应症:主要用于糖尿病足坏疽、臁疮、窦道、压疮等各种慢性皮肤溃疡。
中药溻渍法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草药利用药物浸液煎汤后外用使药液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或患处,具有调畅气血、去腐生新之功效,主要用于臁疮、脱疽等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
溻渍法可分为溻法和渍法。溻法是将饱含中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法是将患处浸泡在中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等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中药液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脏腑,通经贯络,作用全身,能够疏通气血、软坚散结、祛风止痒,从而收到与异途同功的效果。
适应症:2型糖尿病足性足溃疡、下肢慢性溃疡,气虚血瘀、脉络阻滞等为主证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未溃期、足癣。
中药清消敷贴
中药清消敷贴法是药粉和辅料调制成的膏剂、糊剂等,具有箍围聚集、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使其消散;若已结毒,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也可用它来消肿,劫其余毒。
适应症:常用于治疗疖肿病、无名肿痛、痈、淋巴结炎、乳腺炎、皮脂囊肿继发感染、丹毒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专家介绍
徐旭英 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丹毒、慢性皮肤溃疡,下肢皮肤血管炎等。
出诊时间: 不定期来院出专家诊
丁毅 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小腿慢性溃疡、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王雷永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栓塞及动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后遗症,糖尿病足,静脉曲张,静脉淤积性溃疡等周围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微创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王彦辉 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浅静脉曲张、丹毒、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供稿:柴政、刘杨
编辑:冯德阳
校对:孔令泽、朱乐
上一篇: 黄丽娟名医传承工作站顺义分站
下一篇: 阎小萍名医传承工作站顺义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