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三十载 服务百姓肩上担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141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30日             来源:宣传中心/院办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建院30周年院庆庆典仪式活动现场】


   11月26日上午,建于1985年的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迎来了医院建院30周年。在这个最初仅有一栋2层小楼、43名职工,22张床位,5个临床科室和1间拥挤的中药房的医院,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南、北两个院区、床位450张,29个临床科室,大型医疗设备30余台,年门诊量突破百万人次的顺义区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这是几代人艰苦创业的成果,也是顺义中医人成长中的有力见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金二澄,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彦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刘刚,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卢映川,区委副书记周颖博等有关领导,顺义区相关委办局,区卫生计生委,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建院初期老职工代表,医院部分干部职工参加庆典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喜庆时刻。

    

【区委副书记、区长卢映川为建院初期老职工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院庆仪式上,刘清泉总院长致题为《悠悠三十载 慢慢悬壶路》欢迎辞,为院庆拉开帷幕。随后,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悬壶三十载 仁术誉潮白》医院建院30周年宣传片,并听取了王洪院长的汇报讲演,全面了解医院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卢映川同志为建院初期老职工代表颁奖,感谢退休老职工为医院发展所做的贡献,对他们致以深深敬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同志,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彦昌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金二澄同志分别发表讲话,对医院建院30年所取得的瞩目成绩给予肯定并表示祝贺。最后,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卢映川表示,中医院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伴随着顺义区的发展走过了30个春秋,从一个中医科成长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完成了一次美丽的蜕变。特别是同北京中医医院托管合作以来,医院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实现了自身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效带动了全区基层网底服务能力的提升。希望中医院借助院庆契机,以30年发展积淀的深厚底蕴,不断加快医院建设,努力服务区域百姓,为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刘清泉院长同建院初期老职工合影】【王洪院长汇报医院工作】

   据悉,作为北京市首个公立医院托管改革试点单位,顺义中医院成功搭上了“医改大船”,成为顺义区卫生行业医疗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尤其是近两年来,医院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建设脚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与北京中医医院深度合作中,开展了一系列医改创新工作:制订医院三年发展规划,确立八大战略,完成了医院的顶层设计;开展两院大科联合建设,共建科室实行统一管理,同一病种使用相同诊疗方案;加强院、区、市三级重点专科建设,以重点专科带动全院科室协同发展;在全区率先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实现诊疗行为的可持续性;开设34个专病专台,引入北京中医医院36种中医特色制剂;医院科研教学能力、专业地位、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7个,协作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参与北京市中药科技项目14项,主持顺义区科技项目40项,成立一级教研室7个,二级教研室25个,荣获北京市自然基金依托单位、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顺义区科学技术奖19项;护理工作中医特色突出,先后斩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医院护理技能竞赛集体一等奖”、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医院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并将医疗优质资源逐级下沉,提升基层网底服务能力,在医疗卫生行业续写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注目的篇章。2014年11月5日,成功构建市、区、镇、村一体化联动的新型中医医疗体系,成立北京市首个中医医联体;2015年6月10日,成功晋级三甲医院,成为顺义区首家本土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这一个个喜人的成绩中,顺义中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呈现“ 门诊服务量、出院病人数、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上升;平均住院日、饮片处方比例下降”的四升两降良好效果,这是医院30年来向广大患者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

   三十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顺义中医人将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做医改先锋,通过加强上下联动,拓展医疗服务能力,引进先进设备等工作,加速向集医疗、教学、科研、养生、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迈进,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突出贡献,开启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编辑:方涛                                     审核: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