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时 请养肝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132

报送时间:2017年2月10日           来源:推拿科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肝主春,春季为一年之始,中医理论认为肝脏与“木”相对应,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人体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调达,为“阴中之阳”,故肝与春气相通应,素问•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立春之后以养肝为先,在精神、饮食、起居诸多方面,必须顺应春气的发生和肝气的畅达之性。

  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肝旺则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过酸。亦可多食一些具有辛甘发散的食物,如:韭菜、白萝卜、香菜、油菜、菠菜等。

  肝在志为怒,大怒或郁怒不解,可引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保持好心情,防止肝郁气滞,要想肝脏强健,要学会制怒,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除了饮食起居调理达到养肝目的,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保护肝脏,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穴位能养护肝脏。

1.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cm处,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的出气筒,它为肝经的原穴和腧穴,能够把肝气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的冲出去。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为肝经荥穴,荥穴主火热之症,肝主木,木生火,春季肝火旺盛,会导致牙痛、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火热之症,多揉“行间穴”可以把火热之毒从这里散出去。

3.大敦穴

  “大敦穴”为肝经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内侧指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为肝经井穴,按摩大敦可达到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是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4.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为肾的原穴,肝属木,肾属水,肾水滋养肝木,按揉肾经的太溪穴能调动肾脏的功能,更好的“滋水涵木”。

 

编辑:孔令泽                   审核: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