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您“肾”可能生病了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166

发布日期:2016年3月17日                     来源:肾病科

   肾脏每日负责人体内各种各样的代谢工作,还有维持体液平衡及酸碱平衡等重要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为水火之宅,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由此可见,肾脏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肾脏还有“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的特点。所以,肾脏在发生损害后,往往不易被发现,最终发生严重病变,甚至发展到尿毒症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及早发现肾脏的警示: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当我们发现睡前喝的水并不多,但夜尿频,尿量很少,就要警惕肾脏病变了。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也要引起注意。

3.水肿

   如果眼睑、小腿等部位出现水肿,也要警惕肾脏疾病的发生。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当有了这些表现时,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疾病。

5.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会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也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皮肤瘙痒。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爱护“肾”,我们需要做到:

   一、锻炼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很“虚弱”,经常生病需要服用各种药物,日积月累,就会对我们的“肾”造成伤害。所以,我们需要时刻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例如每日坚持做八段锦养身健身操,可以起到强身健体、保肾护肾的目的。

   二、防劳累。工作压力过大也会对肾脏造成一定伤害,日常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避免心情紧张焦虑,防止情绪过于激动,学会自我疏导心情。可以利用中医的太极拳等修心养性,调节不良情绪。

   三、慎饮食。注意避免摄入过咸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啤酒等高嘌呤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我们的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适时多食用银耳、百合、绿叶蔬菜、梨等蔬果。

编辑:司英洁                                     审核: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