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院联合建设 提升耳鼻喉学科品牌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135
——我院召开耳鼻喉科重点学科建设专家论证会
发布时间:2017年6月15日            来源:耳鼻喉科、科研处
  
    2017年6月7日,我院在院长办公室召开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重点学科耳鼻喉科建设专家论证会。会议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大新、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宁宇、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主任闫新宇作为嘉宾,我院执行院长杨国旺、书记魏青及耳鼻喉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会议由科研处处长邱新萍主持。
【耳鼻喉科王俊阁主任作介绍】
    会议首先由耳鼻喉科王俊阁主任从耳鼻喉科临床、科研、学科团队、人才培养等方面汇报耳鼻喉科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并汇报了耳鼻喉学科2017年工作重点及计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刘大新主任医师作出指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刘大新主任医师首先感谢医院对耳鼻喉科的支持,耳鼻喉科在中医院发展迅速,科室床位规模饱和增长,目前的重点应着力于将常见手术做好、做精,发挥中医特色,充分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刺、贴敷、药物治疗等。耳鼻喉科目前门诊治疗室面积有限,在有限条件下应积极开展成熟、有效、有效益的中医治疗技术。在学科研究方向上应考虑变态反应病、耳鸣、耳聋、眩晕等中医治疗上有优势的病种,发挥科室的中西医结合互补优势。
【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科王宁宇主任医师提出建议】
    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科王宁宇主任医师肯定了我院耳鼻喉科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学科建设应根据不同目标寻找落脚点,注重基础建设,耳鼻喉科近三年接诊病人量、手术量直线上升,科室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科室发展过程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展策略,请外院专家到院出诊、带教、讲课,院内医生积极学习新技术,同时把特殊疾病送出去,到专科医院进行专业化治疗,从而学习新思路;二是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建设,应加强医师、护士人员学习氛围,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打造学科队伍,调动学科人员积极性,应有一定的竞争,同时完善考核制度;三是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是祖国的瑰宝、耳鼻喉学科发展应传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做到中西医结合,真正做出成绩。
  
【魏青书记提出希望】
    魏青书记首先感谢刘大新主任、王宁宇主任对耳鼻喉学科的巨大帮助。他指出,学科建设的第一点就是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结合本院、本地情况确定发展方向,从突出中医特色、优势病种上出发。第二点是人才培养,耳鼻喉科目前出现人才断档,缺乏中医医师,在人才培养中应划分专业制定个人发展方向,重视名老中医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第三点是科研教学方面,积极申报科研课题、继教项目,争取立项明年的北京市级继教项目。第四点是制定阶段性目标,并进行定期考核,充分发挥学科负责人、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耳鼻喉学科能认真梳理一年工作,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打造成为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学科。
  
  【杨国旺院长表示肯定并作出指导】
    杨国旺院长肯定了此次专家论证会的重要意义,耳鼻喉科在学科管理、业务发展等方面投入较大精力,取得可喜的成绩。他指出,学科发展应按照学科建设的四个标准进行:一是要凝练出3-6个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挖掘学科人才;三是耳鼻喉科应确定3个专病,突出中医特色,在区域内形成影响;四是学科建设中的困难应及时向医院提出,医院会全力支持各重点学科发展,推进重点学科工作扎实开展。
    此次耳鼻喉科重点学科专家论证会的召开,对耳鼻喉学科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耳鼻喉科将按照各位专家的建议及要求,加强两院合作交流,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立足顺义本地,提升耳鼻喉学科品牌。
 
编辑:冯德阳                                  审核:孔令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