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经典、回归中医临床——中医经典病房挂牌

发布时间:2023-8-17 浏览次数:786

2023年8月8日上午,在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顺利挂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在2022年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间,针对北京中医药发展存在的痼瘴顽疾,要着力写好推动“回归”、促进“扭转”、加速“破题”、加快“拓展”、重新“架构”五篇文章。

IMG_256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积极响应号召,依托针药术创新学科建设平台,不断摸索“针、药、术”创新诊疗模式,前期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参观学习,征询四川省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建设经验等,于7月12日完成中医经典病房建设专家论证会,对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进行了修改优化。

中医经典病房医生团队共1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4人、硕士6人、本科4人。科室人才结构合理,医护人员均经过重症医学及现代医学抢救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具备丰富的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及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的诊疗经验。专家团队拥有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经典经方体系创始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科室通过定期查房会诊、疑难危重疾病远程会诊等,搭建顺义地区中医疑难病会诊平台。

科室始终坚持把传统文化和科室管理有机结合,坚持不懈学用经典,跟明师,不断提高中医看家本领,用中医优势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现代中医的专科观念束缚,收治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疾病患者,目前开展针药术中医特色疗法30余项,主要包括针刺类技术、拔罐技术、灸类技术、敷熨熏浴类技术及中药内服、熏洗,塌渍,冷热湿敷、穴位埋线、针刀、刃针、手法治疗等,为更好服务百姓,同时开设周末门诊和夜间门诊。

下一步将继续秉承“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传承总结科室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结合顺义地域特色,探索创新针、药、术在常见病治疗瓶颈,在目前优势病种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专业划分不明晰,百姓需求较大及疑难急危重症进行优势病种筛选建设,同时依托医院EDC平台,建立经典病例库,真正有效推动中医药“健康、整体、大数据”特色回归,针药术圆融,以中医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促进各学科各专业协同协调,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科研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明晰针药术干预疗效机制,采用跟中医明师、团队学习、重点培养等多模式多途径进行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人才“中”的特性,培养中医经典功底扎实、针药术融合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强化理论基础研究,开展交叉学科跨界融合研究,拓展针药术学术及服务空间,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满足人们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需求,构建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顺义地区乃至北京市特色中医经典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