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与流程

发布时间:2022-6-11 浏览次数:51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传染病要执行首诊负责制,要求报告及时、信息准确、完整、清楚,传染病相关资料保存三年。

二、对诊断为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传染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疫情报告人员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诊断为乙类传染病例、疑似病例和携带者,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应在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对诊断为丙类传染病或其他传染病病例,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应在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五、疑似病例确诊后应及时订正报告。

六、性病报告:我院HIV初筛实验阳性患者,必须将血标本按标本送检要求送至北京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认,确诊为阳性结果后方可报卡。在性病报卡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接诊医生诊断为艾滋病和HIV感染者,除需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还需填报《艾滋病性病附卡》,疫情报告人员应立刻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二)对于实验室确诊的梅毒和淋病病例,无论有无症状,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均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三)对于经实验室确诊的有症状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临床医生在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应选择“实验室确诊病例;对于无症状的病例”,在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应选择“病原携带者”。

(四)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不得报告临床诊断病例;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要填报“临床诊断病例”;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仅报告初发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当一个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性病时,每一种性病填写一张报告卡。

七、保密制度:信息报告系统的使用人员要严格管理账号和密码,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将传染病人及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转让泄露等,一旦发现密码泄露或被盗用时,及时更改密码。

八、门诊、住院电子病历以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

九、14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家长姓名,身份证号码尽量填写,患者电话填写有效电话,项目填写不全需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十、疫情专职人员负责审核医生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随时审核,主要检查填报项目是否齐全、符合逻辑、是否按要求进行填报,不合格的卡片,返回报卡医生,进行修改后重新填报,确保上报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的报卡,完整齐全,符合逻辑。

十一、传染病报卡保存三年。

十二、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一)门诊部、住院部的医生在接诊传染病患者时,询问流行病学史,符合法定传染病报告要求,在工作站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诊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二)疫情专职人员随时浏览内网系统,检查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主要检查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等,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及时给予指正。质量不合格的报卡,电话通知填报人,修改后保存,疾控处再进行上报。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刻电话通知网络直报人员,网络直报人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不得超过2小时)向区CDC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发现其他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时,也应及时上报。

(四)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五)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六)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传染病疫情登记本上。

(七)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分类整理、装订,连同传染病登记本保留三年。

(八)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分析,在科主任例会上进行传达,同时交给质控办登在质量月刊上。

(九)遇到特殊情况时,请医务处或门诊部协调解决,必要时报告主管院长协调解决。

上一篇:

下一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